洪学智的初心与使命
——四起三落终不悔  一代风范励后人

时间:2021-04-15 09:00    来源:六安市金寨县纪检监察网   作者:金寨县党史县志档案局 胡遵远  
【字体: 】      打印

洪学智(191322日——20061120日),安徽省金寨县双河镇黄鹄村小河口人。1955年和1988年两次被授予上将军衔,被人称之为“六星上将”。洪学智的一生淡泊名利、立党为公,清正廉洁、生活简朴,情系故土、爱撒乡亲,使我们深受教育、深受启迪。金寨县博物馆展览的每一件文物,都彰显着将军的勤俭本色、传承着将军的优良传统。这是将军留给我们的一笔珍贵资源和精神财富。

洪学智从21岁开始担任军政治部主任到离开人世,长期在我军高级领导岗位上担任重要工作,对我军的军事、政治、后勤、装备及教育工作均有重要建树。他曾两度出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是掌管钱财最多的一位军队领导。1955年,洪学智被授予上将军衔;1988年,恢复军衔制度后,洪学智再次被授予上将军衔。在我国乃至世界上,两授上将者,独其一人。他带头执行廉政规定,精心为国家和军队理财,从不利用特权为自己和家人谋取私利,是一位廉洁奉公的楷模。有诗赞道:两授上将垂青史,一代风范励后人。

四起三落 初心不改

洪学智的一生功勋卓著、灿烂辉煌。但他的一生也历经磨难、饱经沧桑,经历了三次大的政治劫难。面对“四起三落”的人生,洪学智始终对党、对人民、对共产主义事业充满信心,始终坚持以党的事业为重、对党忠心耿耿,把个人得失荣辱置之度外,表现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怀。

第一次政治劫难是红军长征到达延安后,在批判张国焘的错误路线时,洪学智等人也被错误地关押审判。不久,毛泽东亲自为他平了反。洪学智被错误关押及其平反让毛泽东认识并了解了洪学智,在以后的岁月里,每当用人之际,毛泽东总会想起他。

第二次政治劫难是庐山会议后,洪学智被撤职、降职。19605月,又被下放到吉林省地方工作,任省农机厅厅长。有人问他:从后勤部部长到一个省当厅长,你不觉得亏吗?洪学智说:“参加革命不是为当官,只要是有利于革命的工作我都干。不论做什么官,干什么工作,不都是为了把国家建设好、让祖国强大起来、使人民富裕起来过上好日子吗?”他对降职使用看得很淡,没有半点怨言。

第三次政治劫难是文化大革命中,洪学智遭受长时间的关押、批斗并被下放到农场去劳动改造。洪学智被视作“彭德怀反党集团成员”和“吉林省最大的走资派”,遭到残酷的打击和迫害。直到19725月,在毛泽东、周恩来的关心下,吉林省革委会负责人将洪学智调回长春。19748月,被任命为吉林省石油化工局局长。

党和人民的“红管家”

洪学智先后两次担任总后勤部部长,而且都是国家处于经济十分困难时期。洪学智在初任总后勤部部长的6年中,在国家大力压缩经费支出的情况下,省吃俭用、节约了25亿元经费上缴国家财政。洪学智再任总后勤部部长时,为支援国家经济改革,压缩军费开支,国防费在国家财政支出中的比例由16.2%减少到7.4%。对此,他果断地提出了:“钱少要把事情办好,人少要把事情做好”的工作要求,领导全军后勤系统进行了十项改革,保证了军队建设的需要。虽然,他掌握着国家和军队的财务大权,但是,他从不利用权力为自己及家人谋取私利。他生活俭朴,清正廉洁,对家属和身边工作人员要求严格,始终保持着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被广大指战员誉为党和人民的“红管家”。

心系群众 情牵故土

洪学智热爱人民、心系故土,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他常说:“我们国家谁最好?人民最好,老百姓最好。我们什么时候都不要忘记老百姓。”

新中国成立后,洪学智先后7次回到安徽金寨看望父老乡亲,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洪学智第一次回金寨是在19538月。当时他奉中央军委命令,到南京高等军事学院学习。去南京之前,他先回到金寨,想去看望自己的姐姐和乡亲们。当时,金寨的交通很落后,洪学智就从县城步行30多里赶到双河老家。当他得知姐姐已经去世时,十分悲痛。区委领导提出:“家乡刚解放,社会治安比较复杂,请将军在区委机关食宿。”洪学智说:“我是请假回来探亲的,如果食宿都不在家里,那还叫什么探亲呢?”他谢绝了县区领导的安排,就住在堂兄洪学成的家里。

洪学智十分关心老区人民的身体健康。1984年深秋,洪学智得知家乡甲亢、老年痴呆、妇女子宫脱垂三种地方病比较严重的情况后,心情十分沉重,他说,再穷也要把病治好,一个家有一个病人,这家人就穷定了。

洪学智不仅关心家乡人民的健康,更关心革命老区下一代的教育。在北京大学至今仍然流传着洪老一家赞助8名老区贫困大学生的故事。1994年,洪学智家人向北大党委领导提出了希望赞助北大贫困大学生的心愿。按照洪老的要求,赞助学生必须来自革命老区,家庭特别贫困,学习成绩特别优良。洪老和夫人张文一人负责一个,其他的由子女们负责,每月100元,一年1200元,一直赞助到大学毕业。1996年春节,洪老把8个学生接到家中,亲自给他们讲话,鼓励他们好学上进,成为国家有用之才。

言传身教 永励后人

一床毛巾被“盖”了三代人:19491014日,洪学智率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15兵团解放了广州。洪学智用自己的津贴在广州购买了一床毛巾被。洪学智带着这床毛巾被跨过了鸭绿江、战斗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参加了南京高等军事学院的学习,这床毛巾被还陪伴洪学智度过了初任总后勤部部长和下放吉林担任农机厅厅长那些难忘的岁月。“文革”中,他又把这床毛巾被送给了大儿子洪虎夫妇,后来又传给孙子、孙女。九十年代,洪学智的夫人张文从洪虎家把这床毛巾被取回、保管起来。一床普通的毛巾被用了60多年,“盖”了三代人……可见,洪学智将军的生活是多么的艰苦朴素!

一床鸭绒被伴随十多年:19481月,时任六纵司令员的洪学智率部解放了辽阳,战场上,他缴获了国民党军官的一床鸭绒被。当时,鸭绒被的被套已经破损,平津战役结束后,将军夫人张文花了20多元钱在东安市场买了一床新被套。就这样,这床鸭绒被伴随着洪学智度过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湘赣战役和广东战役,直至抗美援朝,前后用了十多年。

一床皮褥子成为“传家宝”:195010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邓华、洪学智的指挥下,共4个军、3个炮兵师按西线、中线、东线3个方向秘密渡过鸭绿江,向预定作战区域开进。进入朝鲜前夕,洪学智在丹东购买了一床狗獾皮褥子,以抵御朝鲜冬天的寒冷。回国后,洪学智将军一直将它保管着。九十年代,孙女手术后需要卧床休息,洪学智就叫张文把狗獾皮褥子送过去、铺到孙女床上,让她使用。孙女病愈后,他就把这床皮褥子收藏起来、留存至今。

一只柳条箱用了十七年:1959年,洪学智担任总后勤部部长时,张文在北京西单商场购买了一个柳条箱子。后来,这个箱子伴随着洪学智将军在吉林工作了17年,至今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了。

两双皮鞋穿了三十载:洪学智在家里只穿布鞋,不穿皮鞋。为了方便参加公务活动,他就把两双皮鞋(一双黑色、一双棕色)放在自己的小车里。遇有重要活动,他就在车里换上皮鞋,公务活动一结束,他又换上布鞋。就这样,自1977从吉林回到北京工作开始,一直到与世长辞,他只穿了两双皮鞋。

送给儿子的结婚礼:1946年四平保卫战胜利后,时任西满三师第二副师长兼参谋长的洪学智风尘仆仆地从四平到了辽吉省委和辽吉军区所在地白城子。他刚进省委大院,西满三师师长兼政治委员黄克诚也从齐齐哈尔赶到,见到洪学智就紧紧地拉着他的手说:“你们辛苦了,感谢你们在四平牵制蒋介石的10个师达1个月之久,为我们在后方建立根据地、改造旧政权争取了时间。现在黑河形势非常紧急,东北局决定,让你马上到黑河去剿匪,你马上就得走”。站在一旁的辽吉省委书记陶铸笑着说:“他才从前线下来,至少让他休息一晚上再走,你看他疲劳得很,况且我们也得表示表示呀!”陶铸这么一说,黄克诚也笑了、点了点头。晚上陶铸让炊事员杀了一只鸡慰劳大家。吃过饭后,陶铸将洪学智叫到一边,拿出一条毛毯,语重心长地说:“你经常在前方打仗,东北的冬季特别冷,这条毛毯你留着用吧。”洪学智从陶铸手中接过毛毯,战友的亲切关怀温暖着他的心,在白城子仅住一个晚上,第二天就去北安了。

战争年代的条件十分艰苦,这条毛毯在当时是异常珍贵的,洪学智将军与张文同志始终把它带在身边,但是却始终舍不得使用。什么东西都舍得送人或丢弃,只有这条饱藏着亲密战友的关爱和情意的毛毯始终伴随洪学智将军,从东北的黑河到南方的广东、直到全国解放,随后,又带到朝鲜战场,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1968年,大儿子洪虎要结婚了,两位老人实在是拿不出像样的礼物,选来选去,他们就将这条珍贵的毛毯做为结婚礼物送给洪虎。此后,这条毛毯又在洪虎爱人徐晓峰的精心保管下留传下来。这条浓缩着战友情、夫妻情、父子情的珍贵文物,现在已被四平战役纪念馆收藏。

对秘书和家人有8铁令”

在洪学智身边工作了21年的秘书、解放军后勤学院副院长邢奇宝说:首长对秘书和家人有8条“铁令”:1、不管是我的家人还是别的什么人,不该办的事一定不能办;2、任何时候都不许用公家的钱请吃请喝;3、部队和下级送的礼一律不收;4、下部队吃饭必须交钱,账不结清不走;5、下部队就餐严格执行“四菜一汤”标准;6、就餐摆酒一律不喝;7、饭桌上不许有剩饭;8、出差不允许子女搭车。

晚年的洪学智依然不忘劳动人民的本色,在菜园里翻地种菜、亲自下厨房炒菜、浇花,在家中锻炼身体。洪学智始终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顾全大局,淡泊名利,任劳任怨;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情系百姓;始终保持我党我军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生活俭朴,清正廉洁,他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楷模和人民公仆的典范。洪学智:你今后的路还长着呢”

洪学智十分注重家庭建设,他对子女的爱体现在对子女的严格要求上。洪学智的三女儿洪炜和丈夫金元都是1965年考上清华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的。上个世纪70年代,洪炜所在的清华大学化工系高分子教研室承担了国防科委和教育部联合下达的研制高强度、高模量新型纤维的任务。该项目属国防军工项目,国内无先例,难度很大。洪学智知道后,鼓励她要知难而上、刻苦钻研,一定要做出成绩,为国争光。洪炜与课题组的教师们历经近10年的努力,终于完成了科研任务,填补了国内空白。

1978年,洪学智的女婿金元考取了清华大学物理系硕士研究生,1981年毕业。当时,部队医院急需工科院校研究生,金元被分配到301医院超声波室工作。到医院报到后,洪学智非常认真地找金元谈了一次话,对他提出三点要求:一要努力学习新业务、新技术,认真钻研、做出成绩;二要多联系群众,尤其要向老专家、老教授学习;三要少说话、多做事。

金元遵从老将军的教导,刻苦学习、努力钻研,与同事合作发表论文10多篇,与军内外专家合作撰写了《临床超声诊断学》等4部专著,获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成为《中国大百科全书》(现代医学分册)中“超声诊断”条目的撰稿人。

由于科研成绩突出,1985年金元任301医院党委常委兼科训处处长,负责全院的教学和科研管理工作。1987年,总后勤部让301医院民主评议推荐副院长候选人。根据专家推荐,301医院党委将金元作为副院长候选人之一正式上报总后。洪学智看到301医院报上的名单后,立即把金元找来,问:“医院推荐你当副院长,你知道吗?”

“一开始我不知道,后来听说了。”

“我是总后勤部部长,如果我同意你当301医院的副院长,我以后怎么领导301医院的工作?这个问题你想过没有?”

金元说:“爸,您的想法我完全理解。如果我是您,我也会这么考虑的。您放心,我还年轻,当不当副院长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把301医院的科研和训练工作抓好,落实您把解放军总医院办成第一流总医院的要求。”

“你有这样的想法很好,你今后的路还长着呢!”就这样,洪学智把金元的名字从候选人名单中划掉了。虽然失去了一次晋升的机会,但洪学智出于公心的举动,让女婿心服口服。金元说:“父亲始终用自己的行动为我们做着表率,我心里没有埋怨,反而对他更为敬重。”


打印文章 | 加入收藏 | 分享到:
技术支持:安徽子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http://www.yeecm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