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成长,近年来,金寨县大力优化发展环境、畅通政商交往渠道、培育“亲”“清”政商文化,积极构建健康向上的新型政商关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真心实意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一是“最多跑一趟”办理证照。为进一步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金寨县开启了全新的审批模式,让客商和办事群众只进一扇门,只盖一枚公章,对集中行政许可权的改革试点,将县发改委、住建局、市场监管局等20个职能部门的窗口集中整合,成立了安徽省第一家县级行政审批局,将以前20多枚公章精简到1枚,实现了一枚公章管审批的目标。
二是落实领导包保企业制度。坚持一个项目一套班子,实行一对一保姆式服务,强化调度,严格考核,确保企业所需所求能第一时间得到答复或解决。今年以来,金寨现代产业园区共签约落户项目57个,协议引资额141.33亿元,金寨纺织工业园、金寨汇虹高端养老项目、中科生物科技产业园等投资额在10亿元以上的项目落户园区。包保责任领导和责任单位定期走访企业,对企业用地、融资、招工和审批、环评等工程建设问题,建立责任、任务和时间“三项清单”,实现抓党建促发展的目标,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维护企业和谐稳定。
三是创优“四最”营商环境。为深入推进“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加快创优“四最”营商环境,金寨县委、县政府先后制定了《金寨县人民政府关于创优“四最”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加快推进群众和企业办事“最多跑一次”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着力打造“四最”营商环境。开展政策进园区、进企业集中宣讲12场,走访企业101家,收集企业诉求109项,已办结或初步达成协议66项;帮助企业达成融资意向1.73亿元;实施过桥贷30多笔,缓解企业贷款8000多万元。县纪委每年召开1次企业座谈会,征求企业对发展环境的意见和建议,并对企业所提问题进行“一对一”办理和服务,联动推进、一企一策、因企施策帮扶企业,全面推进“四送一服”和创优“四最”营商环境工作。
四是强化企业廉政教育。在开展“讲严立”专题警示教育中,金寨县纪委监委教育引导干部职工在与客商交往过程中要注意“亲”“清”二字。既要“亲”,坦荡真诚同民营企业接触交往,在企业遇到困难和问题情况下更要积极作为、靠前服务,多关注、多谈心、多引导,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又要“清”,同民营企业家的关系要清白、纯洁,不能有贪心私心,不能以权谋私,不得接受企业吃请,不能搞权钱交易,不得与客商勾奸搭背,经不注诱惑,明确划出党员干部与民营企业家交往的底线。
五是禁止干部插手企业工程。制定了严禁国家公职人员违规插手干预企业工程建设和亲属参与工程建设规定,明确要求国家公职人员,不得采取暗示、授意、说情、打招呼、批条子、指定、强令等方式,或者明示、默许亲友和身边工作人员插手、干预企业工程项目建设。文件下发后,全县纪检监察机关抽查检查、明查暗访、受理举报等多种方式进行监督,确保该文件落到实处,既保障了企业建设顺利推进,又保护了干部清白干事,从根本上割断政商之间不清不白关系。
六是坚决保障企业合法权益。近年来,金寨县对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如在调查原金寨县工商局江店工商所所长沈某贪污、受贿案,涉及数十名企业家和个体工商户,纪检监察机关在查清沈某利用职权向企业和个私户变相索贿、吃拿卡要、不给好处就不办证等事实下,对企业家和个私户的人身安全和合法财产依法予以保护,没有一例企业和个私户因此而受到牵连。在惩治党内腐败分子,构建良好政治生态的同时,保护了企业和个私户的合法行为,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健康发展环境。
亲清的政商关系,良好的发展环境,吸引了200余家民营企业在金寨园区安家落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9家、高新技术企业15家、战略性新兴产业17家,初步形成了新能源、电子信息、农特产品深加工(中医药)、机械加工制造四大主导产业。今年前三季度,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1.5亿元,工业总产值66.45亿元,财政收入9.85亿元,进出口总额3845万美元。金寨现代产业园区的民营企业已经成为金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阵地和财政税收的重要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