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一对一的指导,让我们更直观、更详细地了解了‘小微权力’运行监督制约机制的具体内容,也更清楚了应该公开什么、怎样进行公开,对业务档案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的思路也更加清晰了。”关庙乡银山村村干部熊亚玲在县纪委监委对村级“小微权力”运行监督检查时这样说道。
自2018年推行村级“小微权力”监督制约工作以来,县纪委监委始终把该项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通过明察暗访、培训指导等方式,推深做实该项工作。近日,金寨县纪委监委采取不打招呼、直接到村的方式,对全县23个乡镇村级“小微权力”运行监督制约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暗访检查。检查组在各乡镇随机抽取一个村,对村务公开栏公开内容、业务档案收集、万村网页更新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
“村务公开栏要按照‘五大类’分类公开,其中项目类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长期公开,工程项目的资金来源、项目招投标、项目验收、决算审计等情况要即时公开,这样才能让群众了解项目建设的全过程,消除群众内心的顾虑和疑问。” 检查组对发现的问题,在列出问题清单的同时,采取现场反馈、现场培训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业务指导,让村干部能听懂、能明白、能落实。
“‘小微权力’运行档案资料要不要单独收集和存档呢?”面对村干部在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和难题,检查组耐心作出解答:“‘小微权力’运行监督制约机制,是规范村级事务流程,确保村干部‘照单行权’。‘小微权力’运行档案资料实际上就是村级事务原有的业务资料,要强化资料的共享共用,防止重复复印和收集,以减少村级负担,村干部之间要互相配合,专人管理、分人负责,一套资料多方使用,既便于群众查询,又便于村级使用,也便于上级调阅。”
“对我这名新任纪委书记来说,这次暗访检查,既是一次面对面的业务培训,也是一次有针对性的把脉问诊。我们将进一步做实做好村级‘小微权力’运行监督制约工作,切实增强为民服务意识,保障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全军乡新任纪委书记王坦表示。
本次暗访检查共发现23个乡镇具体个性问题144个,县纪委监委将印发检查通报,列出问题清单,督促各乡镇全面进行整改。
村级“小微权力”监督制约工作的开展,在规范村级“小微权力”运行、保障基层群众知情权和合法权益、遏制群众身边不正之风起到了积极作用。据统计,2019年1—8月,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受理信访举报同比下降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