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人抒怀】挥洒青春  浓情纪检

时间:2019-09-18 16:04    来源:六安市金寨县纪检监察网   作者:金寨县纪委监委  
【字体: 】      打印

    出生在金寨革命老区90后的我,从小耳濡目染,听着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长大。大学毕业后,我回到家乡,成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在这个平凡而又特殊的岗位上,我时常问自己,作为一个党风政风监督工作的小兵,没有机会像革命先烈那样轰轰烈烈的人生壮举,那么该如何向党、向祖国表达忠诚

群众利益无小事

    群众办事看‘小微权力’清单,干部服务按‘小微权力’流程”启动村级“小微权力”运行监督制约工作之后,这句话成为了我下乡入村挂在嘴边最多的一句口头禅。

    事情源于县领导的一次普通的日常走访,在观看某村公开栏时,连续十天写着“采购猪肉”的公示单引起了领导注意。“请县纪委介入调查。”一纸批示揭开了这个村伪造会计资料、变相列支违纪支出的违纪事实。

    “案件查处不是就事论事,在于以点带面,从根本上解决村级不敢公开、不愿公开、不会公开的问题。”在村干部、镇纪委书记、镇长、镇党委书记都受到相应处理之后,县纪委分管领导在党风政风监督室例会上对强化源头防控、管好“小微权力”提出了具体要求。

    刚毕业的我,没有在村级工作的经验,如何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指导性文件?“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同事的帮助下,我一次次入村入户走访调研,一遍遍与村干部、群众交流探讨,终于一个个规范性、指导性文件在我的笔下起草、印发。“开正门”,切实解决村干部工资待遇低问题;“堵偏门”,明确村级禁止性支出内容、建立村干部及其直系亲属享受惠民政策公开制度。疏堵结合,村干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逐步构建起来。

    还干部以清白,还群众以明白。当我站在村级公开栏前,看着一笔笔详细的收支记录,看着一旁频频点头称赞的群众,全县连续五年群众信访量的下降,“小微权力”监督制约机制的建立,管住的是干部的权力,维护的是群众的利益,打通的是干群关系的“最后一公里”。在监管与规范中,以群众利益为根本,这是一名纪检干部对党和国家的忠诚。

顶真碰硬不畏难

    某单位3年50多本会计凭证,像小山一样堆放在会议室的桌子上。作为中文专业出身的我,密密麻麻的数字看也看不明白、认也认不清楚,心中打了无数次的退堂鼓,完全无从下手。

    “纪检干部,不仅要做党纪党规、法律法规的专家,也要做通晓相关领域专业知识的杂家,会计凭证说到底就是收与支两方面,边看边学边梳理,抽丝剥茧,不要害怕,我来教你。”领导的一番安慰让我拾起信心。

    一笔笔费用的登记,一次次会议的梳理,让我愈发的困惑,为什么会议时间和签到表不一致呢?为什么不同的会议却是相同的签到表?随着账目的一本本查阅,通过虚列会议费支付其他费用的伎俩逐渐显现出来。

    “单位一把手对单位管理负有领导责任,单位出现违规列支会议费问题,必须找单位主要负责人谈话,核实情况。”副主任要求我也配合参加谈话工作时,我不禁担心:“他是单位主要负责人,正科级干部,而我只是一个小小的科员,我可以吗?”

    “作为纪检干部,是党纪党规的执行者,肩负着党规党纪的最后一道防线。不应该拘泥于职务大小,要调整心态、摆正位置、秉公用权,把前期梳理和掌握的情况,整理成谈话方案和提纲,有准备地开展谈话工作。”果然,在副主任的指导下,谈话顺利地进行了,单位一把手默默低下了头,承认了自己的失职,忏悔自己的错误。

    纠正“四风”永远在路上,我经办了一个又一个案件,我意识到,每一个问题线索的初核过程,都是一次技能素养的强化锻炼;每一件新鲜案例的处置调查,都是一次专业能力的更新培训。面对复杂案情不畏难,面对领导同事不畏权,忠诚担当、敢于较真,放手履行职责,大胆挺身亮剑。在公平与公正中,出实招干实事,这是一名纪检干部对党和国家的忠诚。

是非面前重事实

    一封反映王某在工作日期间驾驶公车接受群众吃请问题的举报信被送到党风政风监督室,室主任与我按照程序启动了线索初核。通过实地走访群众、查阅相关资料、查询车辆轨迹、与相关人员谈话,经查反映情况属实。2周后,王某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5个月后,一封关于王某借嫁女之名大操大办等问题的信访件再次打破平静,我不禁困惑:“一个尚在处分期的被反映人,为何还如此胆大,还在继续犯错?”

    “面对犯了错误的同志,不能戴有色眼镜,要以事实为基础,搞清楚事情的真实情况。”室主任的一席话,让我忽然意识到,我陷入了“先入为主”、被惯性思维“牵着鼻子走”的误区。反思之后,我重新调整好心态和主任再次出发。

    经调查,信访反映的内容不属实。在不实举报调查结果澄清会上,我们宣布了不实举报的情况。王某热泪盈眶:“县纪委监委尊重事实,及时替我澄清,是对我的关心,更是为我撑腰鼓劲。今后我会严守纪律和规矩,为群众真正做好事、办实事。”

    听到王某发自肺腑的感叹,我开始明白,纪律审查工作为的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主观感受不可靠,客观求证才是真。在纪律审查中坚定立场、尊重事实,“真相大白”既是对干部的警醒,更是对干部的挽救。有硬度也有温度、有态度也有热度,在严管与厚爱中,坚持实事求是原则,这是一名纪检干部对党和国家的忠诚。

和谐发展顾大局

    “快看快看,微信上的热帖,说某村村干部强行用挖掘机把农户家的茶叶铲除,断了家庭的收入来源,变成了贫困户。”“怎么能这样呢?这样的村干部就应该给予问责处理!”聚餐的桌上,一个帖子激起千层浪,朋友们讨论的热火朝天,我连忙打开自己的手机,仔细阅读了帖子内容,作为纪检干部的职业敏感,我打断了朋友的话题“不要以讹传讹,事实没有搞清楚之前,不能直接给村干部乱扣帽子”。

    话音未落,我的手机响了起来:“你在哪里?抓紧时间到办公室,有新任务。”

    与朋友道别后,我迅速赶到办公室,果不其然,正是微信热帖上的问题,扶贫政策的落实直接关系着群众切身利益,必须高度重视、快查快处。委机关成立联合调查组,我作为调查组的一员,迅速投入到案件查处中。

    经过详细的走访、调查,事情终于水落石出,原来是发帖人的哥哥将其父亲土地平整后打算重新种植优质茶叶,在外工作的弟弟不问青红皂白以为是村干部的行为,于是在网上发帖,夸大其词、恶意渲染,实际上就是家庭的赡养矛盾。

    不为了平息舆情而粗暴启动问责,精准发现问题、精准识别问题、精准作出处置,是对党和国家事业负责、对广大人民群众负责、对党员干部负责。锲而不舍、持之以恒整治扶贫领域漠视侵害群众利益以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是党和国家赋予纪检监察干部的光荣使命和艰巨任务。在精准问责中,维护社会和谐与发展,这是一名纪检干部对党和国家的忠诚。

    时光荏苒,在纪委工作的4年时间,一个个是与非、对与错、严与宽、名与利、贪与廉,让我开始逐渐明晰自己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的职责。“坚定忠诚、遵纪守法、担当尽责、清正廉洁”,指引着我一步一个脚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紧跟党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金寨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  杨皎皎)


打印文章 | 加入收藏 | 分享到:
技术支持:安徽子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http://www.yeecm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