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金寨县纪委监委牢牢把握“案件质量是第一生命线”的根本原则,紧盯案前、案中、案后案件查办全过程、各环节,坚持多点发力、多方联动、多措并举,着力加强执纪执法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案前夯基础补短板,答好监督执纪“专业题”
“之前办理的王某案,借条就是最关键的证据,如果找不到借条,证据链始终缺一环。”第四纪检监察室主任正在向同事们分享办案经验。金寨县纪委监委在举办年度纪检监察业务培训班的基础上,常态化开展案件查办经验交流会。组织县纪委监委业务部室、乡镇纪委集中举行座谈,补短板、强弱项,为执纪执法经验“充电蓄能”。
同时,进一步整合执纪审查、案件审理资源,县纪委监委在推进纪检监察业务轮训机制的同时,组建案件审理人才库,加强对优秀审理人才的选拔、培养、使用和管理,通过定期培训、跟班学习、跟案见习等形式,持续落实抽调乡镇纪检监察干部到案件审理室跟班学习、跟案锻炼、以案代训,在实践中不断提升综合能力。
案中抓质量促提升,答好定性量纪“必答题”
严格按照“二十四字”方针要求,建立“查审会商”制度,定期组织纪检监察室和案件审理室就事实认定、证据标准、处分档次等事项集中研讨,针对问题及时提出补证意见,在审查调查阶段打好质量“预防针”,将审理“关口”前移,化“事后”监督为“事前”提醒。加强与司法执法机关的协调配合,着力打通纪法贯通、法法衔接的各个堵点,涉及职务犯罪案件,在移送前商请检察机关提前介入,力求监检“同频共振”。
为进一步提高乡镇纪委案件查办质效,持续深化“乡案县审”工作机制,创新建立“协作区+案件审理+互评互审”机制,依托纪检监察协作区平台,案件查结后移送纪检监察协作区管辖内另一乡镇纪委审理,经纪检监察协作区主要负责人审核,再报县级“乡案县审”,构建“县、区、乡”三方联动,实现“一案三审”,切实提升基层案件办理质效。同时,把每一本卷宗都当成“教科书”,以纪检监察协作区为单位,常态化开展案件质量互评互审,通过“边评边讲”的评查模式,对案件进行“全面体检”。近三年,县纪委监委共审结“乡案县审”案件289件289人,不断提升定性量纪的准确性。
案后建机制强规范,答好结果运用“创新题”
为认真做好纪律处分“后半篇文章”,打通执纪执法“最后一公里”,县纪委监委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创新建立“一案四通报”制度,通过“向党组织及本人通报处分决定、向全体干部会议通报处分情况、对班子成员违纪违法向分管县领导通报、选取典型案例公开曝光集中通报”的“组合拳”,严格纪律处分决定宣布程序,确保处分决定宣布不走形式、不走过场,进一步增强纪法教育的警示效果。同时,创新开展暖心回访,加大对受处分干部的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实现“有错”干部到“有为”干部的转化。近三年,县纪委监委开展暖心回访286人。“你们回访工作真的开展的很好,受处分干部的心结在你们的帮助下彻底打开了”,县纪委十五届三次全会召开时,特约监察员点赞道。
为切实维护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确保制度“带电”,纪律“长牙”,近年来,县纪委监委不断健全和完善处分执行长效监督检查机制,聚焦职务职级、年度考核等关键环节,联合县委组织部、县人社局、县财政局等有关部门对处分决定执行情况定期检查、随时抽查,进一步规范纪律处分执行工作,充分发挥党纪政务处分惩戒、警示、教育作用。近三年,纠正纪律处分执行情况未到位人员合计退缴资金41.8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