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 |全面深化改革要创“新”争“先”望“远”

时间:2024-10-23 09:13    来源:六安市金寨县纪检监察网   作者:金寨县纪委监委 陈金嵘  
【字体: 】      打印

改革潮涌奋楫先,破浪前行谱新篇。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吹响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冲锋号,开启了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站在时代潮头上,广大党员干部要创“新”、争“先”、望“远”,以钉钉子精神谋划好、推动好各项改革任务落实落细,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

“新”为楫,激扬“天工人巧日争新”的蓬勃活力,勇于开拓、勇于变革,为全面深化改革“增动力”。“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胜。”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回望改革开放以来的光辉历程,从尝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从倡议“一带一路”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跻身创新型国家行列……每一次重大的历史性跨越,每一幕吸引全球目光的辉煌蜕变,无不彰显着开拓与创新的智慧。当前,改革站在了新的历史关口,仅凭老思路、老方法、老经验势必难以应变局开新局,必须高擎“创新之旗”,勇于冲破“思维定式”,敢于摆脱“桎梏束缚”,把改革各项要求贯彻落实到底。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准确把握核心要义,从中汲取与时俱进的创新理念。要紧紧锚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战略任务,聚焦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举措,敢于提出颠覆性的想法、拿出创造性的举措,推动深化改革向“新”而行。

“先”为帆,秉持“舍我其谁争第一”的豪迈魄力,敢为人先、力争上游,为全面深化改革“提速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敢于走别人没走过的路,才能收获别样的风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之所以能开创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离不开“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从“人均钢铁产量只够打一把镰刀”到建立起世界上最完备的工业体系,从技术受制于人到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蝉联世界第一,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外资引入到建立起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全球经济贡献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国用短短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路,实现了从“落后时代”到“赶上时代”,再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百舸争流,奋楫者先。”踏上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用“先”的思想武装头脑,用“先”的标准衡量成果,承继“敢上九天将月揽”的勇气,发扬“摸着石头过河”的果敢,勇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关键性、战略性、牵引性重大问题上先行探索,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当好“排头兵”,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远”为舵,凭借“目光如炬照长空”的卓越眼力,谋深虑远、胸怀大局,为全面深化改革“把方向”。“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改革的推进,离不开科学的谋划和全局的统筹。在改革开放时,提出先进的“黑猫白猫论”,由此打开市场经济大门;在经济飞速发展时,提出“可持续发展”,由此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在信息浪潮来临时,提出“数字中国”,由此迈上信息技术制高点。正是在改革过程中,始终有对现实问题的清醒认识和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准确预判,才能把一桩桩“难题”变成“奇迹”,把一个个“不可能”变成“一定能”。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推进,改革进入深水区,涉及问题之多、领域之广、矛盾之深前所未有。新时代下的“改革号”巨轮要想走得远,必须将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有机统一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中,广大党员干部在谋划工作时,既要抓住游曳眼前的“小鱼小虾”,更要以前瞻性思维“放长线钓大鱼”,涵养“风物长宜放眼量”的胸襟,以“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智慧谋长远之势,行长久之策,如此才能于变局中“先声夺人”,绘制持续发展的改革“新图景”。

打印文章 | 加入收藏 | 分享到:
技术支持:安徽子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http://www.yeecm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