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金寨县纪委监委紧盯“校园餐”管理突出问题,针对性开展专项治理,一体推进监督检查、案件查办和以案促改工作,以强监督守护学生校园餐。
拧紧责任链条,推动构建协同共治机制。县纪委监委坚持“同题共答、同向发力”理念,推动构建起党委领导、纪委监督、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全链条治理格局。推动成立由县领导任组长的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建立“主要领导亲自指挥、纪委监委嵌入监督、分管领导高频调度”的工作体系。督促教育、市监、财政、审计等职能部门打破壁垒,构建“周会商、月通报、季研判”协同机制,实现信息实时共享、问题协同处置。校园食品安全治理从“独角戏”转变为“大合唱”,部门职责交叉、监管空白等问题得到有效破解。
精准监督执纪,推动深挖细查问题线索。聚焦食材采购暗箱操作、补助资金截留挪用、供餐企业利益输送等七类“小切口”,开展“解剖式”监督。针对监督发现的问题,实行“一案双查”,既查主体责任落实不力,又查监管责任缺位失职。专项整治以来,共约谈89人次,提醒谈话22人,诫勉处理6人,政务警告5人,党内警告2人。通过动真碰硬、深挖细查,全县146所中小学校食堂实现全流程规范管理,累计整改问题539项,家长满意度跃升至98.6%,66.4万元违规占用膳食资金被追缴,膳食经费管理透明度得到显著提升。
深化标本兼治,推动问题整改长治长效。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着力构建全周期管理体系。督促县教育局联合县市监、县财政等部门密集出台10项制度规范,从源头上切断利益输送链。督促县财政投入55万元升级“明厨亮灶”系统,在全县学校食堂后厨加装AI智能摄像头,实现鼠患识别、人员违规操作、未规范着装等8类风险自动抓拍报警,问题处置效率提升80%。针对资金监管痛点,创新资金、监督“双闭环”机制,前期发现的资金问题均实现“零反弹”。推行举报奖励制度,公开电话、邮箱等投诉渠道。督促市场监管部门开展“食品安全公开课”,培训食堂从业人员千余人次。通过多措并举,校园食品安全从“治标”向“治本”深化,长效治理根基日益夯实。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同题共答’机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切实保障学生的饮食安全和营养健康,让‘校园餐’在阳光下运行。”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