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白塔畈镇探索加强对党员干部“八小时外”的监督管理,突出思想教育与制度约束相结合、专项治理与长效监督相结合、家风建设与全面监督相结合,为党员干部“社交圈”“生活圈”“休闲圈”立规矩、划红线、敲警钟,让“八小时外”监督“监之有法、督之有效”。
强化警示教育,筑牢思想防线。通过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违纪违法案例通报等方式,注重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为全镇党员干部敲响“警钟”,做到早提醒、早纠治。同时,开展廉洁家风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家庭“廉内助”作用,引导家属参与监督和规范镇村干部在生活中的言行举止。
健全监督制度,严控廉政风险。督促党政班子成员落实“一岗双责”要求,了解掌握分管部门和联系村的党员干部“八小时”外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提醒、纠正和报告。强调要将党员干部“八小时外”的情况作为谈心谈话必须了解的内容,及时梳理摸排关键岗位廉政风险点,对于重点岗位负责人在思想、工作和生活作风等方面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进行廉政提醒。
增强监督力度,营造监督氛围。联合相关部门,依托大数据精准分析,通过突击检查、现场走访、食堂用餐人数比对、推广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等方式,重点检查八小时以外党员干部是否存在工作日午间饮酒、带彩娱乐、酒驾醉驾等违纪行为。对于督查发现的问题快查快处,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净化社交圈、生活圈、休闲圈。
创新监督形式,激活群众监督。在镇村公开栏张贴举报电话,支持群众投诉举报干部违规吃喝、违规收受礼品礼金、侵害群众利益等违规违纪行为。镇纪委工作人员定期化身“田间观察员”,深入田间地头、群众家中,善用地方方言,在闲话农桑、共话邻里中,敏锐捕捉干部在村组生活、邻里交往中的“蛛丝马迹”,将监督触角延伸至乡村治理的“最后一公里”,让党员干部时刻感受到“家门口”的监督压力。
下一步,镇纪委继续将“八小时外”情况作为日常监督的重要内容,及时了解和掌握全镇党员干部八小时以外的情况,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切实筑牢党员干部廉洁防线。